1、硫化铜矿石选矿方法
起泡剂:一般使用松醇油等,其作用是产生大量稳定的气泡,使附着有硫化铜矿物的气泡能够顺利上浮到矿浆表面。
调整剂:包括石灰、碳酸钠等,用于调节矿浆的酸碱度、分散矿浆中的细泥等,改善浮选环境,提高浮选效果。
2.硫化铜磁选法
磁选是利用矿物的磁性差异来进行选矿的,硫化铜矿石中,部分硫化铜矿物可能含有铁、镍等磁性元素,使其具有一定的磁性,而脉石矿物一般无磁性或磁性较弱。通过磁选机产生的磁场,磁性较强的硫化铜矿物会被吸附在磁选机的磁极上,而非磁性的脉石矿物则留在矿浆中,从而实现两者的分离。通常,磁选多作为浮选法的辅助手段,用于预选富集或进一步提高精矿品位。
3.硫化铜重选法
重选是根据矿物密度的不同,在重力场或离心力场等外力作用下,使不同密度的矿物颗粒按密度分层或按粒度分级,从而实现矿物分离的方法。硫化铜矿石中,硫化铜矿物的密度一般比脉石矿物大,通过重选设备,如跳汰机、摇床等,可以使硫化铜矿物富集在重产物中,而脉石矿物则分布在轻产物中。
重选多适于处理粗粒嵌布的硫化铜矿石,或者在硫化铜矿石中含有重金属或贵金属等密度较大的矿物时,可以同时实现铜矿物与其他重金属或贵金属矿物的分离回收。
2、氧化铜矿石选矿方法
1.氧化铜浮选
硫-浮选:通过向矿浆中添加硫化剂(如硫化钠),使氧化铜矿物表面生成一层硫化铜薄膜,所生成的硫化铜薄膜使矿物表面性质类似于硫化铜矿物,然后可以使用常规的硫化矿捕收剂(如黄药)进行浮选。黄药分子中的硫原子会与硫化铜薄膜表面的铜离子结合,使矿物表面疏水,再通入空气形成气泡,矿物颗粒就会附着在气泡上并上浮,实现与脉石矿物的分离。
脂肪酸类捕收剂浮选:脂肪酸类捕收剂(如油酸)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(-COOH),羧基能够与氧化铜矿物表面的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。以蓝铜矿为例,油酸分子与蓝铜矿表面的铜离子作用,使蓝铜矿表面疏水,然后通过气泡携带上浮。不过,这种方法的选择性相对较差,因为脂肪酸类捕收剂也容易吸附在一些脉石矿物(如方解石、白云石等碳酸盐脉石)表面,所以需要添加合适的抑制剂来提高浮选的选择性。
2.浸出-沉淀法
酸浸法:是利用氧化铜矿石在酸溶液中的可溶性来提取铜。常用的酸有硫酸、盐酸等。氧化铜矿石中的铜以铜离子的形式进入溶液,形成硫酸铜等铜盐溶液。然后通过置换沉淀、溶剂萃取-电积等方法从溶液中回收铜。
氨浸法:是在有铵盐(如碳酸铵、氯化铵等)和氧气存在的条件下,氧化铜矿石中的铜与氨形成稳定的铜氨络合物进入溶液。然后在通过蒸氨、电解等方法回收铜。氨浸法的优点是对某些难处理的氧化铜矿石(如硅孔雀石)有较好的浸出效果,并且浸出选择性相对较高。
以上就是铜矿石的种类及不同类型铜矿选矿方法的介绍,在实际选厂中,由于铜矿石特性差异较大,选矿生产线配置及设备选型也不一样。在铜矿石选矿这块有更多问题可以找小编详细了解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